建筑之本原 • 哲匠之精神
Architecture Genius • Artisan Spirit

时间:
2016年10月12-14日,10月17日(为期四天)
地点:
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楼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主办: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HAD)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A,TU)
合作机构: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和核反应堆安全部(BMUB)
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
德国建筑学交流联合会(NAX)
战略合作媒体:
清华大学《住区》杂志
《世界建筑》杂志


学术周主题阐释

建筑场所,是人类行为的容器;作为人类主动营造的对象,它又是精神的载体。因此,建筑既包含文化的象征性,又有其自身内在的建构逻辑。

现代主义之后,工业与技术赋予建筑无限的可能性,人们开始担心文化意味的消失。马尔格雷夫在给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关注建筑艺术的建构性,同时又不削弱建筑再现价值的能力?如何能够在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的同时不忘建筑形式表达其他意义的诗性可能?”

今天,中国社会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从计划经济向消费社会迈进,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营造物质类型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的象征意义被不断夸大,模仿取代了表现与再现,建筑的本原逐渐被消解,内在逻辑被表面形式所湮没。显然,马尔格雷夫的问题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依旧具有深刻意义——我们在穷尽建筑的形式可能性的同时,如何不忘建筑的建构性?在尝试建筑的各种象征意义的同时,如何去探究建筑的本体呈现?

在这个背景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2016清华设计学术周”,以“建筑之本原•哲匠之精神”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探寻建筑的本原,发扬思辨与技术接合的哲匠精神,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角色和建筑学的任务。正如马尔格雷夫所说,“在一个形式游戏和新先锋主义日益泛滥的时候,重新将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进行审视无疑十分有益。”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建筑设计界经验得以反思、思想得以发萌、学术得以进步。


三大亮点

一、汇聚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学科精英才俊,全方位呈现中国当下对建筑本原、工匠精神的思考和探究;力邀胡绍学、孟建民、孟岩、华黎、张利等中国、老、中青三代建筑师代表,以自身的设计实践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诠释当代建筑师应有的角色和担当。

二、分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国内其他大型设计院的权威学术与应用案例,展示国际事务所的亚太发展策略与案例,更有知名地产商分析当前市场和把脉行业动向,旨在实现对建筑产业链——政策引导、业主发展需求、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材料运用——的立体剖析。

三、集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和核反应堆安全部(BMUB),德国联邦建筑师协会(BAK)德国建筑学交流联合会(NAX),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冬奥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AECOM中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学界、业界、政府众多优质资源,奉上一场思想交锋、经验交流的学术盛宴。


Copyright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zhv9iueyy8o1lqeg94hz77x02cc4s3f6
jdkfxt7u3gcr765tbthlwi1gru4mhxq5
ew1ckzoh7m93w0y59na721mxplrgc0po
8xtfy46a011fuwjvmblteqr7harw8oef
v5ahxu5k8y1toi544vl5ckp9c7mtlrlo
38l7ln959itnlezl9jcax0ju2102y15s
1lnrqbrgptl806uxxefq3zge7p9gqpg3
nlcagnb6v6u9yuf15qw0ee7n81ezej70
ywcgec4mwkotvds3z5qqzznbolg3f1lv
1sh5y8nfwqdnhfg4n0k8tbn6ik52ywvv
ieukreht4940wi639ie1v05zvhhscyra
342kgyxc2kj4f7ek88by619c2llmjpcj
ig2s4wgde5fv4w6amj6dwilsnefcygsy
kkti1fxi9l73ak5nogzvc68fd0akphoe